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学院团委

我院研究生1班团支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2019年3月底,新葡萄8883官网AMG研究生1班团支部组织了团员大会,在会上,团支部为团员同学们发放了文具和院团委为大家准备的阅读书籍。一个月的阅读学习后,4月底,团支部又进行了读书交流会。在会上,团员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以及自己的读书心得。

    袁海燕分享了自己阅读《穿行社会:出租车上的社会学故事》的心得。她表示,从中看到了一些作者对社会学的观点,社会的一些复杂问题。出租车司机可谓社会百态的见证者,虽然这本书是通俗读物,实质上还是通过很多故事反射出很多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尽管很多道理都人尽皆知,但其实能够如此被清晰的展现以及论证是有难度的。作者认为,当今社会没有多少空间和时间留给个体,因为个体多样的生活世界和角色总是与他人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后现代社会的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明晰的看法。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其主要特征并不是相似性和共同性,而是多样性,观点和态度的差异性。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见解:每个人都是从一定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只是每个人都是管中窥豹罢了。我们总是提倡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也是这样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复杂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都会相互竞争,并且都只是众多视角之一而已。虽然中国社会可能略有不同,但面临的社会问题本质上有类似之处。从不同角度,看待我们社会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思考。

    李慧涵分享了自己阅读《朱光潜谈美》的心得。以下是她的分享:开篇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选自王羲之的《兰亭修禊诗》自然万物尽管参差不同,于我而言都是崭新与可爱的。就这样开启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课堂。我们常常用真善美来形容追求的境界。科学求真,实用求善,美感求美。文中提到,就用的狭义来讲,美是最没用的。科学家的目的在于鉴别真伪,但其结果可以效用于人类社会,善偏于人的利害,从实用的态度出发。但是美呢?如诗词、绘画、雕刻、音乐都是不向着善不向着真而存在的。那为什么谈美呢?因为我们除了活动之外还有生命。就像之前热议的996事件,工作室一种活动,但是工作之外还有生活还有生命,生命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工作是社会价值,生命是个人价值,人生的意义是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一个人如果朝着真,朝着善前行,而缺少生活中的美,那他的生活就是外界的螺丝钉,他的价值存在于社会的需求,于他个人是无干系的,尽管可敬,亦带有一丝丝悲凉。美是自然而然的,不依附外界而存在的。是自然发生自然呈现的,美,她就在那里。愿我们的生活朝着真朝着善前行的时候,也能兼顾着生活中的美。

    黄秋思分享了自己阅读《科学有灵性吗?》的感想。书中描述了灵性体验(尤其以濒死体验为例)对人的生理状况的影响,以及目前的科学如何看待灵性体验,灵性体验能否测度,灵性治疗能怎样和科学体系融合等问题。在科学领域中,灵性体验通常被认为是难以观察和测度的,因而常被科学研究排除在主流科学现象之外,被归为科学研究的侧支,灵性疗法也被归替代疗法。但尽管科学体系将其归为科学主流之外,灵性体验仍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回避的领域。其一,是因为灵性层面的体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如灵性层面的困惑,如对死亡的恐惧可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和配合度,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其二,是灵性练习和治疗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进行冥想和瑜伽练习的人,绝大部分都报告,随着练习的持续,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提升,他们感觉更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更加积极主动。《科学有灵性吗?》一书主张科学提高自身的容纳性,将灵性体验更大程度地接纳进科学的研究范畴,积极试图理解和解释灵性体验,尝试用科学方法度量灵性体验对生理情况的影响,或使用科学测量间接地解释灵性体验的效应。最终,最大程度地理解灵性体验对健康的影响,甚至将灵性练习和治疗纳入治疗方案中,提升医学的整体效力。

    同学们阅读的书籍内容丰富,有专业的学术书籍,有科普书籍,大家读得很认真,也得到了许多收获。